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痉书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梅漏

    病名。肛漏之一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症生于肛门周围,时出腥水,不甚疼痛。治法:内服中九丸,外贴千搥纸,其腥水自止。”

  • 朱虚方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巽条。

  • 双玉散

    《赤水玄珠》卷七方。寒水石、石膏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二钱,人参煎汤送下。治火痰喘嗽,痰涌如泉。

  • 上角

    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角属木音,故上角指厥阴风木司天。

  • 证类本草

   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。

  • 山松须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松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差经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亦名错经,蹉经、蹉缠、蹉理症、踵经。多因素嗜辛辣热物,积热郁久,内扰冲任,迫血妄行所致。症见月经来时从大小便俱出。治宜解热毒、调气血。方用分利五苓汤(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赤芍

  • 九姜连

    ①见《峨眉山药用植物》,为山姜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,为廉姜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臭子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麝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胡茄花

    见《本草原始》。为洋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