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疮疡疏通法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连法

   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。取黄连捣碎,用水浸泡出汁,时时滴儿口中,婴儿初生,体内蕴有胎热,或值夏季气候炎热之时宜用之。有清热解毒的作用。

  • 五运三气

    运气术语。又名五运三纪。五运之气的太过、不及、平气等三种变化的合称。

  • 胰俞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学》(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)。即胃管下俞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太医局九科

    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设立之科目。即大方脉、小方脉、风科、眼科、疮肿兼折疡、产科、口齿兼咽喉科、针兼灸科、金镞兼书禁科。

  • 夹板菜

    见《吉林中草药》。为紫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晕针

    指由于针刺而产生的晕厥现象。《针灸大全·金针赋》:“其或晕针者,神气虚也。”当针刺时,患者感觉头晕,恶心,目眩,心悸,继而面色苍白,冷汗出,四肢厥逆,血压降低,脉搏散弱,甚至突然意识丧失者,即为晕针。

  • 枸橘李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枸橘,详该条。

  • 孟昶(chǎng 厂)

    【生卒】:约919~965【介绍】:五代时后蜀统治者。字保元。兼通医药,比较重视发展卫生事业,韩保升的《重广英公本草》等,就是在他的倡导下完成的。965年降宋,被封为秦国公,群臣有病,每亲为诊之。

  • 盘脐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·盘脐痧》:“此系肾经受邪,脐上盘旋,悠悠作痛。”治用香油刮膻中、中庭、中脘,再刺中魁、小骨空穴。用砂仁、槟榔、芦粟梗、藿香、木通、灯心等。参见痧条。

  • 夹缚

    正骨固定方法。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:“凡夹缚,用杉木皮数片,周回夹紧缚,留开皆一缝,夹缚必三度,缚必要紧。”指用于四肢骨折整复后的外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