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赤芍药、炒黄连、木通、生地黄、炒栀子仁、黄柏(盐水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当归尾、甘草梢、牡丹皮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五钱,水煎,去滓热服。治两眼赤丝虬脉。
病证名。指便秘之由于瘀血而致者。《血症论·便闭》:“瘀血闭结之证,或失血之后血积未去,或跌打损伤内有瘀血,停积不行,大便闭结,或时通利,仍不多下,所下之粪又带黑色,腹中时时刺痛,口渴发热,脉带涩象,宜
亦称七死脉。危重病出现的特殊脉象。即釜沸脉、鱼翔脉、弹石脉、解索脉、屋漏脉、虾游脉、雀啄脉七种。详各条。
苔白而质深红之舌象。为湿浊遏阻膈间,营分热邪伏而不能外透之候。多见于瘟疫病,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其湿,再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,气化津布,热随汗解(见《外感温热篇》)。
指形气相失之证候。形体虽肥胖而气弱气短,少气不能报息者,为形胜气,多属危重疾病。《灵枢·寿夭刚柔》:“形胜气者危。”
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三。其证发生在男子生殖器,色呈红紫,痒不可当。相当于过敏性皮炎。治疗参见赤面风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香蒲,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以两手拇、食二指捏住一定部位后,再用力挤压,然后放松,如此反复数次,以局部皮肤出现红色、紫色或黑紫色为度。常用于小儿。
手少阳的经筋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少阳之筋,起于小指次指之端,结于腕,上循臂,结于肘,上绕臑外廉,上肩走颈,合手太阳。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。其支者上曲牙,循耳前,属目外眦,上乘颔,结于角。”
证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肌肉如铁,胸腹串痛,按之有跳跃之处。……针刺不得入,此真气已竭,血不流行,则肌肉呆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