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卫生杂兴》。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初生儿有肉无皮的一种病症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又名溻皮疮。由孕母过食五辛炙煿等物,或父母患梅毒传染胎儿所致。症见患儿表皮呈片状脱落,肉色红润,如汤烫状,逐渐扩大,向四周迅速蔓延,甚则大部分皮脱
病名。指鼻内有痠感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鼻痠,乃痰火所为,宜凉膈散加荆芥穗、桔梗之类。”
病证名。指患疫喉而汗自出。若汗出痧透,喉烂渐退者为顺症。反之,若得汗而痧仍隐,喉烂反盛者则为疫火太甚,邪毒不能外达,为逆证。治宜疏解透达。用粘子解毒汤加减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珍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为暴风客热之俗称,详该条。
即苇茎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曹颖甫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即向日葵花托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浮萍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