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三方。半夏一两,猪苓四两。先将猪苓一半炒半夏呈黄色,不令焦,地上出火毒,半日,取半夏为末,打糊为丸,梧桐子大,候干,更再用前猪苓末二两,炒微裂,每服三十至四十丸,空腹温酒盐汤送下。治梦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七马齿苋条。指病聤耳,脓水不涸。即聤耳。详该条。
见福建省晋江专区民卫组《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费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凌云条。
指侵犯人体后能移行传变而不潜伏固着的病邪。《温疫论》下卷:“凡邪所客,有行邪,有伏邪,……假令行邪者,如正伤寒始自太阳,或传阳明,或传少阳,或自三阳入胃,如行人经由某地,本无根蒂。”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炮制。清·张仲岩著《修事指南》,专论药物炮制方法。详炮制条。
即米汤,以其色乳白,故名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五苓散方条下:“上五味,白饮和服方寸匕。”米汤送服药散,有助胃气以行药力的作用。
气功术语。指习炼气功时要排除妄念,使精神内守。《道乡集》:“修道首在止念。”
见《千金翼方》。为肉桂药材之一种,系加工除去栓皮者,详肉桂条。
见《吉林中草药》。为紫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