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秫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甘肃中药手册》。即核桃楸皮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井疽局部肿痛躁热者。见井疽条。②见《枕藏外科钞》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出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邱处机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秘诀》卷下。即大水风。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引倪涵初方。陈皮、姜半夏、茯苓、威灵仙各一钱,制苍术、姜厚朴、柴胡、黄芩各八分,青皮、槟榔各六分,炙甘草三分。为粗末,加生姜三片,井、河水各半煎,饥时服,渣再煎服。治疟疾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生于颧部的一种疔疮。即颧疔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位于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之中点。主治坐骨神经痛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5~15壮;或艾条灸10~30分钟。
【介绍】:见郑大忠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