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早餐的时候,即卯时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日入,夏早食。”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泽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苏轼条。
病名。指肠胃实邪壅结所致的腑气不通。见《洁古家珍·杂方》。《医学心悟·大便不通》:“阳明胃实,燥渴、沾语、不大便者,实闭也,小承气汤下之。”《金匮翼·便闷统论》:“实闷有寒有热。热实者,宜寒下;寒实者
眼科病证。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:“二目不疼不赤,瞳孔无异常人,外视如无病,但夜明而昼昏。”类今之昼盲,详黑夜精明证条。
即肝肾同源。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,认为肝属乙木,肾属癸水,故称。详肝肾同源条。
因邪气盛而正气尚未虚衰而致的证候。热性病的实证,表现高热,面赤,口渴,烦躁,谵语,或腹满痛而拒按,便秘,尿短赤,舌质苍老,苔黄干糙,脉实有力等。实证所结聚的邪气以气血郁结、热邪、水饮、停痰、食积、虫积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四方。蜜蜂二十一个,蛇蜕七分半,蜈蚣二条,香油四两。将药入油内,用文武火炸枯,捞去渣,入铅粉二两,桑枝急搅,候冷收贮,七日后用纸摊贴患处。治瘰疬已溃。
经验方。见《中医外科临床手册》。大枫子1750克,薏苡仁、荆芥各250克,苦参、白蒺藜、小胡麻、苍耳子、防风125克,白花蛇30克,苍术、白附子、当归、桂枝、秦艽、白芷、草乌、威灵仙、川芎、钩藤、何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