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温疫论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本草纲目》。指新生儿感受风热毒邪,引起白睛充血发红的症状。治详眼胎赤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模樝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地肤苗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太平天国将领兼医生。广西人,通医理,兼长于祝由。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后,被封为内军师,并弃祝由法而专尚药饵治病法。1852年升任内医监军,1853年升前一军内医,同年封恩赏丞相。后领兵征伐于皖赣
皮肤纹理细小致密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赤色小理者,心小。”
丛书名。清·费伯雄撰。刊于1863年。包括《医醇賸义》、《医方论》二种。详各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髀指股部,阳指外侧。大腿外侧称髀阳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以下循髀阳。”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古病名。指传尸内传至脏者。《外台秘要·传尸方四首》论传尸,以病邪内传五脏,名之伏连。可用朱砂丸治疗。参见传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