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多因忧思气结,湿热瘀浊不化酿成。症为瘤体内有虫,生于胁下,宜外治为主。
正骨固定方法。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:“凡夹缚,用杉木皮数片,周回夹紧缚,留开皆一缝,夹缚必三度,缚必要紧。”指用于四肢骨折整复后的外固定。
病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:“单蛾风,其形圆如小筋头,生于咽喉关上,或左或右。”即单乳蛾。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断绪。详该条。
以口部外形的六种变化,作为辨证的参考。①张(口开不闭),主病虚。②噤(口闭不开),主病实。③僻(左右斜,口角缓急),主肝经风痰。④撮(上下唇紧聚),主邪正交争,正虚邪盛。⑤振(寒栗鼓急,上下振摇),
医论著作。2卷。明·戴思恭撰于1443年。书中论述各类病证的病因、病理、证脉、治法等,均本于其师朱震亨之意,予以推求发挥,对于朱氏的养阴学说及其临床运用有较深入的分析。本书本无传本,嘉靖年间由汪机编录
见针灸大成条。
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羞明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序五。祖籍毗陵(今江苏常州),自祖父始定居镇江。兄书玉,亦精医,昆仲医名振大江南北。尝助其兄著成《医原纪略》、《疡科补疽等。子孙均世其学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飞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