煎服法之一。同冲服。详该条。
言语是表达思维意识的一种重要形式,受心神的主宰和控制。当心或心的外卫——心包络受热邪或其他病因刺激时,可出现谵语,狂言,言语謇涩,失语等症状,《难经·三十四难》:“心色赤,……其声言。”
《内外伤辨惑论》卷下方。炒神曲、炒麦芽、枳实各一两,白术二两。为细末,荷叶煨饭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远白水送下。治饮食过多,心腹满闷不快。
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卷四十方。当归二至三两,川芎一两,龟板一具,血余一团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酒各半煎热服。治交骨不开而致的难产。
见《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清·不著撰人《外科集要论法》。即调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真诠》卷下:“血疔或生肘下,或生眼角。疔有一窍如针眼淌鲜血不止,急用真香油四两,无灰酒不拘多少和匀热服,其血立止,徐用野菊花浓煎常服,切忌茶汤。”
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。不论因病生痰,或因痰致病,均与肺、脾二脏有关,有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”的说法。①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产物。如热痰、寒痰、燥痰等。②指病因病证。如风痰、痰火、痰湿、痰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即扁豆衣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卷上:“耳沁,寒热交作,焮肿疼痛非常。”指聤耳之急性者。详聤耳条。小儿耳内肿痛之症。多由内有风热,复有水入耳所致。症见寒热交作,大哭不已,睡中惊啼,察其耳窍,焮红而肿。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