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法之一。属缓补法。即用甘平和缓的补益药治疗疾病,多用于上焦久病、体质虚弱、病势发展较慢者。如心虚血少,惊悸失眠,用平补正心丸。
出《脉经》。一指月经不调。二指经闭。
病名。妊娠24周后,出现水肿,高血压,蛋白尿,并兼有头痛,眩晕,呕吐,眼花,上腹不适,视力障碍或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者称为先兆子癎。多因平素肾阴虚,妊娠后肾阴更虚,肝阳上亢,或阴损及阳,脾肾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三。指临产时由于去血太多,以致昏不知人,故名。急以回阳救脱,方用独参汤。
耳鸣的一种。《诸病源候论·耳鸣候》:“此为血气虚损,宗脉不足,病苦耳鸣嘈嘈。”《医钞类编·耳病门》:“耳聋、耳鸣:有痰,有火,有气虚,有阴虚,有肝火。”《医学入门·耳》治气虚耳鸣,四君子汤。若气虚有火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四大绝证,指外科四种恶证:肾岩翻花(类于阴茎癌)、失荣(主要指发病于颈部或耳前后的恶性肿瘤)、舌疳(类于舌癌)、乳岩(类于乳腺癌)。详见各条。
喻脉象的细小而急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肾脉小急,肝脉小急,心脉小急,不鼓皆为瘕。”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健斋。南丰(今江西南丰)人。著有《医学入门》一书,论述外感、内伤、杂病及临床各科疾病,简要易懂;对于习医规格论述较详,对于医学普及有一定促进作用。但过于强调“医
治疗方法之一。即取硼砂、朱砂各3克,硇砂6克,川乌尖7个,附子尖14个,蟾酥7个,信砒6克,共为细末备用。用时取少许揩牙上,可加速蛀牙之脱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