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谨察间甚,以意调之。”间,缓也;甚,急重。间甚指病势缓急。
病名。足部肿疡之一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四。由气血亏损,湿毒下注而成。其症趾缝间肿痒流水,足底发热。如红肿热痛,溃破流脓者,属湿热偏盛;色白漫肿,痛不溃脓者,为阴寒凝结。湿热盛者宜宣通壅滞,内服仙方活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与几。姑孰溪(今安徽当涂一带)人。为尚书左司郎,精于医术,将张仲景《伤寒论》加以整理,列方于前,类证于后,撰《伤寒要旨》一卷。另撰有《小儿保生方》3卷及《医家妙
出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南天竹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髋骨。详该条。
瘴疟之一。《瘴疟指南》卷上:“瘴病初起,发热头痛,或呕逆,或不呕逆,兼证虽多,惟以其神昏不能言,但噫噫作声,或全不作声,谓之痖瘴,此热瘴之甚者。”痖瘴多属危证。治当散其血,宜急用麦冬汤调黑神散救治。如
《奇效良方》卷十六方。枳壳(麸炒,去瓤)、青皮(去白)、大腹子、炒半夏曲、丁香、天南星(汤泡)、炮姜、炒麦芽、草果仁、白术各一钱二分,炙甘草五分。为末,加生姜五片,水煎服。治胸膈痞闷,诸气结聚,胁肋胀
出《肘后方》卷五,即旋耳疮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秦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BL43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《医学入门》作膏肓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二、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