灸用器具。出《外科图说》。是一种雕有不同大小艾炷形状的木模板,用以制作艾炷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鸭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二。症见突然闷倒,昏不知人,或身热烦躁,气喘不语,牙关微紧,或口开齿燥,大汗或无汗,脉虚数,甚者昏迷不醒,四肢抽搐。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
通常指相对于耳针、鼻针、头针等局部器官的针刺疗法而言,实即传统的针刺疗法。
证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七。多因诸气郁滞及七情过用所致。《医学从众录·心痛》:“气痛,脉沉而涩,诸气郁滞及七情过用所致。宜二陈汤加沉香、乌药、百合主之。”《证治汇补·腹胁门》:“气痛,因恼怒而发,痛时隐
同气味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花癫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脊柱骨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妇科易知录》:“虽已受孕,亦有月经依旧时下者,谓之胎垢。”即激经。详该条。②见清·鲍相璈《验方新编》卷五。即鳞体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