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眼
病名。即椒疮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椒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八。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,见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一册方。又名清凉散。熟大黄、炙甘草、当归(酒洗)、芍药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加薄荷叶十片,水煎服。治夜热。
证名。又称欠。见《医碥·欠嚏》。详欠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豆腐疔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①指脘腹胀满,甚则可见有块坚痛。《医林绳墨·臌胀》:“中满之症,中气满闷,当胸之下,胃口之上,一掌之横,按之坚石,有形作痛,此名中满者也。由其忿怒太甚,不能发越,郁结中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为人参之别名,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五:“挫喉、气不通者,以冷水徐灌之。”“挫者,摧也。”(《说文》)。损,折之义。泛指因屈仰或损伤所致的呼吸不利。
即再经。《伤寒论》原文作再经,历代注家如成无己、张志聪等以再传代称再经。参见再经条。
病名。《明易妇产诸证医方》:“胎鸣即子啼也。”详子啼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