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水底捞明月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睑赤烂

    病证名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目之两睑赤烂者何也?……风邪客于腠理,湿气相争,停于两睑,目时赤烂,湿之故也。”参见眼弦赤烂条。

  • 黄赤为热

    五色主病之一。出《灵枢·五色》。面黄多为湿热,面赤主热,故黄赤为热。《望诊遵经》:“疸病面红黄,口渴,尿黄赤,身热者阳黄也。”

  • 后山骨伤

    病名。即枕骨部损伤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多由跌打坠撞所致。轻者头昏目眩,耳鸣、项强、咽梗,饮食难进,烦躁,肢软;如骨伤过重,筋翻气促,痰声如锯,垂头目闭,昏迷不省人事,易于危及生命。治疗参见脑骨伤

  • 舌本强

    病证名。《灵枢·经脉篇》:“阴之脉……是动则病舌本强,食则呕,胃脘痛,腹胀善噫……”指舌根强硬。本症有虚实寒热之不同,临症宜详审脉症。即舌强。详该条。

  • 奶麻

    病名。又名胎麻、奶麻子。《麻证新书》:“奶麻者,小儿初生未满月时,遍身红点,斑驳如珠,皆由儿在母胎中,受有热毒所致。故生下散见于皮肤,不可认作时行麻疹。”奶麻与幼儿急疹相似,治宜清热疏风解毒,用银翘散

  • 工巧神圣

    指诊病的四种技能技巧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工巧神圣,可得闻乎?”《难经·六十一难》:“望而知之谓之神,闻而知之谓之圣,问而知之谓之工,切而知之谓之巧。”

  • 臭根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大青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伏寒喉痹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科杓指》卷二:“此症肺经脉缓,寒重色紫,亦不太肿。内服凉剂,久之必烂。”指因寒邪伏于肺经所致。症见咽喉微肿不大,色紫,脉缓,属寒象。切不可作火邪治。治宜温散寒邪。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;或用

  • 千年红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千日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风火喉

    病名。①《喉科全钥》卷上:“风火随胃气上升,薰蒸肺管。初起痛甚,肿者多,不肿者亦有。不能食,咽津犹可。悬壅下垂,肉色瘀紫。继则溃烂,急则闭喉而死。”②指一般急性的喉风,为走马喉风的同义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