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毛茵陈

毛茵陈
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鹿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革脉

    脉象之一。《脉诀指掌病式图说》:“革者,沉伏实大,如按鼓皮。”后世一般认为脉浮而搏指,中空外坚,如按鼓皮者为牢脉。主亡血失精。

  • 莲花姜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食滞

    病证名,见《医宗金鑑·幼科心法要诀》。即小儿食积,其证头温腹热,大便酸臭,嗳气恶食,烦不安眠,口干作渴。滞轻者宜木香大安丸消导之;滞重便秘者宜小承气汤攻下之。

  • 水蜡烛实

    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蒲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足跗发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脚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刺楸皮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刺楸树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①五液之一。与涎合称涎唾或唾液。唾为肾液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:“肾为唾”。肾经有一络脉,上挟舌本,通舌下廉泉穴。肾虚水泛而多唾,唾液清冷;肾阴不足,虚火上炎而唾少咽干,口中感腥咸异味。②同吐。《素问·

  • 攒齿疳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钻牙疳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内经知要

    书名。2卷。明·李中梓辑注。刊于1642年。本书将《黄帝内经》一书的重要内容加以选录,分为道生、阴阳、色诊、脉诊、脏象、经络、治则和病能等类。原文辑自《内经》,由李氏结合基础、临床理论加注阐析,内容简

  • 洞肠泄

    病名。即滑泄。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:“洞肠泄,大孔如竹筒,关门不闭也。”详滑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