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正漏

正漏

病证名。指黑睛漏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有漏生于风轮,或正中,或略偏,病至此,目亦危矣。”相当于今之角膜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深师朱雀汤

    《外台秘要》卷八引深师方。甘遂、芫花各一分,大戟三分。为末,用大枣十二枚(擘),先煎枣,取二升,内上药三方寸匕,更煎取一升一合,分二次服,以吐下为知,不知重服。治久病癖饮,停痰不消,在胸膈上液液,时头

  • 四叶胆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龙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马云从

    【生卒】:约1630~1705【介绍】:清眼科医家。名化龙。山东益都人。少因病目废读,后王万化传《孙真人眼科秘诀》治愈目疾,以眼科为业。悬壶青州,名重于时。编撰有《眼科入门》、《眼科阐微》、《注孙真人

  • 后沃沫

    证名。见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指大便多粘沫。参见泄泻、痢疾条。

  • 肝痹

    病名。由筋痹发展而成。亦有称为筋痹者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肝痹者,夜卧则惊,多饮数小便,上为引如怀。”《圣济总录·诸痹》:“肝痹。……肝之合,筋也。故筋痹不已,复感于邪,则舍于肝也。”《症因脉治·肝痹》

  • 清燥解郁汤

    《医醇賸义》卷二方。人参、半夏、陈皮各一钱,丹参三钱,茯神、柏子仁、当归、郁金各二钱,沉香四分(人乳磨冲)。水煎服。治心受燥凉,心烦而膈上喘满。

  • 唇萎

    证名。指口唇萎废。可由瘀血内停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:“病人胸满,唇萎、舌青、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,无寒热,脉微大来迟,腹不满,其人言我满,为有瘀血。”亦可见于脾气衰竭者。《

  • 盘肛痈

    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肛门四周红肿作痛……每易成漏,有数处溃开者盘肛痈。”治疗参见肛漏条。

  • 舌诊

    望诊重点内容之一。舌为心之苗,脾之外候;苔为胃气的反映。经脉中,手少阴之别系舌本,足少阴之脉挟舌本,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,足太阴之脉连舌本,散舌下。因此,脏腑有病,可以影响舌的变化。舌诊主要按照舌面部位

  • 内丹

    气功术语。道家称进行气功炼功活动,吐故纳新,为炼内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