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格阳虚火失血

格阳虚火失血

病证名。指劳欲过度,真阴亏损,虚火上浮而致的大吐大衄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三:“格阳虚火失血:格阳失血,多因色欲劳伤过度,真阳失守于阴分,则无根虚火,浮泛于上,多见上热下寒,或头红面赤,或喘促躁烦,而大吐大衄,失血不止。但其六脉微细,四肢厥逆,或小水清利,大便不实者,此格阳虚火也。”急用镇阴煎、八味地黄汤之属,引火归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妊娠耳鸣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。亦名胎前耳鸣。多因肾虚,或肝胆火盛所致。孕后足少阴肾经不足,肾虚髓海不足则耳鸣,兼有头晕、目眩、腰痠。治宜滋阴补肾,方用猪肾丸(猪肾子一对,青盐少许,蜜丸酒下)。因肝胆

  • 吴德信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源条。

  • 清胰一号

    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遵义医学院)。生大黄(后下)、白芍药各15克,龙胆草、木香、延胡索各9克。水煎服。功能通里清热,理气止痛。治轻型胰腺炎(急性水肿性胰腺炎)。

  • 红蛇根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血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后腋下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一切瘰疬,……灸患人背两边腋下后纹上,随年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后腋下。近代《腧穴学概论》名后腋。位于腋后纹头处。主治颈项瘰疬,肩背挛急不举,喉风喉痹等。直刺0.5

  • 水气喘促

    病证名。即水喘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一:“水气喘促,乃水气逆行乘肺,肺得水而浮,喘不能卧,气不宣通,当从小便去之。宜桂苓甘术汤,肾气丸。”参水喘条。

  • 女科精要

   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
  • 假甘草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野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胃降逆

    治疗胃热呃逆的方法。临床用于因胃热而引起呃逆的证候。常用《温病条辨》新制橘皮竹茹汤。

  • 小通花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小通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