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指穴位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此书以经络窌穴类聚为一卷。”
出单养贤《胎产全书》。即产后流注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三对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蕴谷。安徽休宁人。世业医,父十洲、伯兄汪广期皆以医名世。文绮承家学,留心活人术,不求仕进。自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,以迄金元诸大家,多所钻研,于景岳全书,尤得其精髓。著《杂症会心录》两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主管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。参病后多汗条。
①《外台秘要》卷九引《古今录验方》方。炙蜈蚣二枚,炒芫花根五分,踯躅花四分,干姜、川芎、桂心各四分,人参、细辛各二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大豆大,每服五至十丸,米饮送下,日三次。治五嗽(气喘、痹嗽、燥嗽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天麻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病证名。婴儿乳滞不消,阻于中焦,清浊相干,而成吐泻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吐乳泻黄,是伤热乳;吐乳泻青,是伤冷乳。”《活幼心书》:“伤热者,用五苓散,以导其逆;伤冷者,用理中汤,以温其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