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三。即冷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明·徐春甫《痘疹泄秘》。即痘疮夹痧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僧。德兴(今江西德兴)人。精通医术,武宗(1308~1311)时为太医。
即阳气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厥气上逆,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,不写则温气去。”详阳气条。
又称气阴两伤。常见于热性病的过程中,如:①温热病耗津夺液,出现大汗、气促、烦渴、舌嫩红或干绛、脉散大或细数,有虚脱倾向者。②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,真阴亏损,元气大伤,出现神疲形怠、少气懒言、口干咽燥、
同心阳虚。详该条。
同消食化滞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。即肾俞五十七穴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敦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