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科病证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。指宿翳之色白而厚者。《审视瑶函》卷三:“(凝脂翳症)待长大而蔽满黑睛者,虽救得珠完,亦带疾矣。治后,珠上必有白障,如鱼鳞圆状等翳,终身不能脱,若结在当中,则视昏渺耳”
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明初医生。名勋。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。精通医术,尤擅长小儿科。洪武年间(1368~1398年)任职太医院。著有《千金宝鉴》,已佚。子野僧、孙时中都继承医业,为当地名医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7卷,已佚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八方。蚰蜒虫不拘多少。焙干为末,枣泥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钱,每清晨白开水送下。治瘰疬。
证名。指阳虚受寒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脏寒腹胀之症,四肢常冷,小腹胀急,冷硬如冰,小便清利,大便时泻,不思饮食,唇口色白,言语轻微,《内经》所云正水,即脏寒生满病之症也。”多因真阳素虚,脏气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集成》卷二。即酒齇鼻。详该条。
即亡津液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野木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黄帝素问直解》。清·高世拭撰于1695年。9卷。作者鉴于《素问》一书虽有多种注本,但往往有“义意艰深”或“字句文义重复”、“以讹传讹”的缺点,为了“直捷明白,可合正文诵读”,故校订《素问》
见汇通医经精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