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昆仑

昆仑

经穴名,代号BL6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下昆仑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经(火)穴。位于足部,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凹陷处。布有腓肠神经;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痛,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,下肢麻痹瘫痪;以及坐骨神经痛,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(图86)。②道家养生术语。为脑的别称。《云笈七韱·太上黄庭外景经》:“子欲不死修昆仑。”

图86

猜你喜欢

  • 恇(kuāng 框)

    怯弱无力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尺虚者,行步恇然。”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精泄则病甚而恇。”

  • 外感胃脘痛

    病证名。指感受寒邪、湿热所致的胃脘痛。寒症多见于中气素寒,热症多见于内有积热患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外感胃脘痛之症,向无此症,偶值时令暴寒,心下闷痛,恶寒厥冷,二便清利,口吐冷沫,此寒邪入胃,凝结痰

  • 聚咳

    病名。指风寒袭肺所致的剧咳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聚咳,风寒入肺,每一咳则连数百不止,不能转气,宜三拗汤。久则杏仁煮猪肺,或姜汁调蜜亦好,参苏饮加细辛。”参见顿呛、风寒咳嗽、咳嗽条。

  • 生附散

    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二方。生附子、滑石各五钱,瞿麦、木通、半夏各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加生姜七片、灯心三十茎、蜜半匙,水煎服。治冷淋,小便淋漓涩痛,憎寒凛凛。

  • 血便

    证名。①指大便下血。见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详见便血条。②指小便出血。《素问·至真经要大论》:“少腹痛,溺赤,甚则血便。”张志聪注:”溺赤便血者,甚则血出于小便也。”详溺血条。

  • 产后汗出

    病证名。清·王实颖《新产证治》:“产后汗出不止。由劳伤脾,惊伤心,怒伤肝,患此三者,不宜即加敛汗之药,但令神安则汗自止。且血块作痛,芪术未可遽加。凡产毕,先服生化汤两帖,以消块,继服调卫止汗汤(黄芪、

  • 虚滑痢

    病证名。指体虚久痢滑脱不禁者。见《证治汇补》卷八。系因体虚脾气下陷,及久痢肠失禁固所致。证见四肢困倦,谷食不化,腹中彻痛,虚坐而无努责,脉沉伏等。治宜调补固涩。参见虚痢、久痢、滑痢条。

  • 雄黄中毒

    病名。因外用或误服雄黄过量中毒。中毒症状及解救法,参砒霜中毒条。

  • 白瓜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冬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云香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胶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