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丁同“疔”,火丁为十三丁之一,状如汤火烧灼,疮头黑靥,四边有皰浆,又如赤粟米,治见疔疮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丹徒(原属江苏镇江)人。精于医术,为贫穷人治病,常不取酬。撰有《痘疹形色论》、《伤寒余注》,未见刊行。
即躯干骨。包括脊骨、胸骨、肋骨等。
舌苔黄而中见黑滑苔,为阳明府实证,若有腹痛便秘,虽然苔不干燥,仍可使用下法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九。即缠腰火丹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七叶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瓠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。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。参见胞衣不下条。
医方著作。2卷。清·陈杰辑。刊于1807年。作者於自序中有托名“请乩”之说,但选方以民间验方为主。卷上为内科诸病验方;卷下为外症、女科、小儿等病,共400余方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此外,陈氏另有《
病症名。即打扑内伤。详内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