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日月

日月

经穴名。代号GB24。出《脉经》。别名神光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胆之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。位于乳头直下,当第七肋间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另说“在期门下五分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在期门旁一寸五分,直下五分(《循经考穴编》);“在期门直下八分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和第七肋间动、静脉。主治胁肋痛,呕吐吞酸呃逆黄疸,胃痛,腹胀;以及胆囊炎,肝脏疾患等。斜刺0.3~0.5寸,不宜深刺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菀

    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女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风血痹

    病名。即血痹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九:“夫风血痹者,由体虚之人,阴邪入于血经故也。若阴邪入于血经而为痹,故为风血痹也。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,皆由优乐之人,骨弱肌肤充盛,因疲劳汗出,肤腠易开,为风邪所侵故

  • 频婆

    出《广志》。为苹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睛帘

    即黄仁。详该条。

  • 汗窍

    体表出汗的孔窍。即毛孔。

  • 膀胱呕吐症

    证名。指呕吐因寒湿侵犯膀胱所致者。《经验医库·膀胱呕吐症》:“足太阳膀胱,感受寒湿,膀胱阳虚,不能化散,小腹胀痛呕吐,手足微寒,脉沉紧。”治宜温散,用加减五苓散。

  • 肝气胁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方考》卷五。指因情志不舒,肝气失于疏泄所致的胁痛。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,胸闷,饮食减少,疼痛部位走窜不定,时痛时歇,得暖气则痛胀见宽,如情绪波动其痛加剧,多见弦脉。治宜疏肝理气为主,如严氏

  • 红火老鸦酸草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廊菌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复杂性肛漏

    病名。即肛漏的外口数在二个以上,且道管弯曲有分支或管道通过肛周二个间隙以上的肛漏。参见肛漏条。

  • 米仁

    见《本草崇原》。为薏苡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