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求子
【介绍】:
见朱肱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朱肱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八方。熟地黄二两,泽泻、茯苓、山茱萸肉一两,延胡索、牡丹皮、牡蛎各一两二钱(一方有玄参,无延胡索)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钱。治瘰疬。
俗称屁股。骶骨部两侧隆起的臀大肌部分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,……其支者,从腰中下挟脊贯臀,入腘中。”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文渊条。
又称脉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详脉极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,1卷。元·王履撰于1368年。全书收医论23篇,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,贯彻源流之义,故名《医经溯洄集》。内容有研究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等医著心得,对于温病与伤寒的辨析和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。他根
出《史记·扁鹊列传》。泛指病邪所积聚之处。
病名。又称悬痈肿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五:“若有伏热,上冲于咽喉,则热气乘于悬雍,故令或长或肿也。”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。撰有《养生术》1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