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救阳理痨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镜子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石疬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为瘰疬坚硬,形如荔枝状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
  • 曲折处

    即可活动的关节部位。见《江氏伤科学》。参关节条。

  • 作强之官

    指肾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肾者作强之官,伎巧出焉。”张志聪注:“肾藏志,志立则强于作用,能作用于内,则伎巧施于外矣。”马莳注:“惟肾为能作强,而男女构精,人物化生,伎巧从是而出。”故肾气盛则精神健

  • 胎瘖

    病名。见《续名医类案》卷十八。即子瘄。详该条。

  • 香茅筋骨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寒湿泻

    病证名。指寒湿内侵,困遏脾阳,运化失司所致的腹泻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泄泻清白,或乳食不化,腹痛四肢冷,面白,不作渴者,此寒湿也。”治宜温中利湿。用五苓散送服理中丸。

  • 上病下取

    是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气反者,病在上,取之下。”指病证的表现、部位偏于上,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,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。如呃逆、反胃由于阳明府实者,用承气汤法

  • 腘中

    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腘窝中央。相当于委中穴的部位。

  • 舟车神佑丸

    即舟车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