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九。又名时疫发斑、温疫发斑、温毒发斑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疫喉浅论》。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,见竹茹石膏汤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即今之三商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榴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亦名经行或前或后、经乱,经水先后无定期、经水无常、经血不定等。指月经来潮或提前,或错后,经期表现常不规律。多因肝郁、肾虚所致。详肝郁经行先后无定期、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各条。
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往下流的自然现象,比喻水湿邪气所致病变有向下趋势的特点,如腹泻、下肢倦怠和浮肿等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神门。见该条。
悖,违反、逆乱。出《灵枢·论勇》。指饮醉酒后言行胡乱,失于常态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橡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疠毒蓄于肝经所致,其症四肢骨节疼痛,久则肘膝状如鹤膝,皮毛枯槁,不能移动,腐秽瘫痪。本病相当于瘤型麻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