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。因邪气从外而来,故名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调,调治;经,经脉。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,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,故名。
见喉科紫珍集条。
出《本事方》。为蝼蛄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12卷,已佚。
病名。因劳损伤心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心劳者,忽忽喜忘,大便苦难,或时鸭溏,口内生疮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五劳证治》:“心劳实热,口舌生疮,大便闭涩不通,心满闷,小肠热。”可用泄热汤等
又名虎牙。即今之单尖牙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肿胀总论》。指因气郁、痰饮,或食滞、虫积,或脏腑虚衰等所致的腹胀。如气结腹胀、痰饮腹胀、食积腹胀、虫积腹胀、肝火腹胀、脾虚腹胀、六腑腹胀等。详各该条。
十二剂之一。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。参热可制寒条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五乱》。俗称触恶。泛指突然剧烈吐泻,心腹绞痛的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霍乱病诸候》:“霍乱者,由人温凉不调,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,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,因遇饮食而变发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