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摄法

摄法

①刺法名。指入针后,以指甲在针刺穴位所在经络上下进行按捏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摄者,下针如气涩滞,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,其气血自得通行也。”《针灸问对》:“下针之时,气或涩滞,用大指食指中指三指甲,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,使气血流行,故曰摄以行气。”本法多用于针刺感应迟钝和发生滞针的患者。②推拿手法名。手指对合捏拿住穴位后,再予以牵拉。作用与拿法相似而刺激量较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学粹精

    丛书名。又名《医家秘奥》。清·陈嘉璴辑。刊于1749年。包括《脉法解》、《慎斋三书》、《查了吾正阳篇选录》、《慎柔五书》、《陈氏笔谈》共五种。

  • 西山先生

    【介绍】:即真德秀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太阳腑证

    即太阳腑病。见《伤寒医诀串解》卷一。详该条。

  • 消癍活命饮

    《医方经验汇编》方。川大黄(酒炒)、黄芩(酒炒)、连翘、甘草、栀子(炒黑)、苏荷,板蓝根、青黛、西洋参(隔汤燉)、当归(酒洗)、大生地(炒)、广郁金、紫背浮萍、紫菊花(亦可用根)。水煎服。治葡萄疫。

  • 回头草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热毒痢

    病名。指痢疾之因骤受暑湿热毒所致者。见《医学传灯》卷下。《医门法律》卷五:“又有骤受暑湿之毒,水谷倾囊而出,一昼夜七八十行,大渴引水自救,百杯不止,此则肠胃为热毒所攻。”若里急后重者,宜大黄黄连甘草大

  • 坐草

    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即临产。因古代产妇临产时,有的是坐在草蓐上分娩,故名。

  • 灵墟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2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位于第三肋间隙,距胸正中线2寸处。布有第三肋间前皮支,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;并有第三肋间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咳嗽,气喘,呕吐,胸胁胀痛,乳痈;以及肋间

  • 辰戌主水

    运气术语。以十二支分主六气,则辰戌主寒水之气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辰戌之上,太阳主之。”所指即太阳寒水。

  • 脬痹

    病名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四。详胞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