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
隔饼灸之一。用胡椒末和面粉等量,调制成3毫米厚的薄饼,中央按成凹陷,放入药末(丁香、肉桂、麝香等分)少许,上置艾炷施灸。适用于风湿痹痛,肌肤麻木等症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出《推拿指南》。详赤风摇头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即脚根喉风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突然起病,水泻如注之症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六气为病》:“暴注,卒暴注泄也。”详热泻、水泻紧病等条。
对外感挟湿型痢疾的治法。本证除有痢疾主症外,兼有恶寒、发热、头痛、身痛、无汗等表证。用人参败毒散治疗。本方疏表除湿,寓通于散,使表解而里滞亦除。亦即前人所谓从表陷里者仍当由里出表,如逆水中挽船上行之意
【介绍】:见王贤条。
病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直腹泄,饮食入口,少顷即出。”即直肠泻。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即蛇缠虎带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古称鼻鼽。指鼻腔内时流清水样粘液。多由肺卫不固,风寒侵袭鼻窍所致。《中藏经·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》:“肺气通于鼻,和则能知香臭矣,有寒则善咳,……实则鼻流清涕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鼻病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