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手心毒

手心毒

病证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又名掌心毒病穿掌、贫子盂、擎珠毒擎疽擎珠疽、穿窟、天蛇、穿掌毒穿掌疽瘭疽手心痈手痈穿板疔、并与托盘疔互称,或称托盘疽;偏于掌边者,又名穿掌毒、穿埂毒鹚痈穿边天蛇穿埂天蛇等,名目繁多。因异物刺伤、染毒或心与心包络二经火毒炽盛所致。其证以掌心红肿高突,疼痛剧烈,昼夜无间为主,并伴有发热,食少,心烦,全身不适。治宜定痛解毒消肿,内服定痛消毒饮银花解毒汤外治:初宜隔蒜灸;或贴生附子片;或生附子煎水浸泡;或白盐、花椒粉各等份醋和外敷;或桑叶捣烂外敷;或仙人掌根磨米醋煖涂;或藜芦煎醋熏洗。若脓成即切开引流,脓尽去腐生肌,可按溃疡治疗。相当于手掌部感染的统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无射

   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。详六律条。

  • 林思齐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林彦圭条。

  • 产后汗出

    病证名。清·王实颖《新产证治》:“产后汗出不止。由劳伤脾,惊伤心,怒伤肝,患此三者,不宜即加敛汗之药,但令神安则汗自止。且血块作痛,芪术未可遽加。凡产毕,先服生化汤两帖,以消块,继服调卫止汗汤(黄芪、

  • 大血通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红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古与府通。有聚集、府库之意。古人把人体内部一些传化水谷的器官,统称六府,以别于藏精气的五脏。参见六腑条。

  •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

   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。

  • 幼幼心裁

    儿科著作。2卷。明·乔埰撰。刊于1638年。书中首论儿科疾病及诊治大法,其次对婴幼儿的多种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,分别作了简要的记述。

  • 口瘘

    病名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二:“口瘘其齿断上有小孔,如蜂窠形。”系慢性根尖炎所导致的瘘管。

  • 临产七候

    见寄湘渔父《达生保赤编》。分娩过程的七种症候。即脐腹急痛,腰酸重坠,眼中出火,谷道挺进,室户肿满,手中指筋脉跳动,胞浆或血大来。

  • 支(pu 扑)法

    推拿手法。用指尖、指掌或指背轻打治疗部位,似雨点下落状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