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手厥阴经筋

手厥阴经筋

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心主之筋,起于中指,与太阴之筋并行,结于肘内廉上,上臂阴,结腋下,下散前后挟胁;其支者,入腋,散胸中,结于臂(据《甲乙》、《太素》、《圣济》应为“贲”)。”经筋从手中指起始,与手太阴经筋并行,向上结于肘节内侧,经上臂内侧,结聚于腋下,向下分散在肘部前后;它的分支,进入腋内后,散布胸中,结于贲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守道

    【介绍】:明医生。字存吾。浦城(今属福建)人。少治经史,因读华佗传,谓:狱吏畏法,不敢受遗书,曷不授吴普、樊阿,仅为五禽戏耶?攻读岐黄,细思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之旨,久之而悟。诊疗辨析阴阳,且试辄验,尤

  • 撮口喉风

    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因脾胃蓄痰,风火扰动而起。其唇或如口袋收撮,不能饮食。喉内风痰壅塞,或经一年发。治者用马齿苋汁洗唇……服防风通圣散,”或刺少商出血。若毒入心包,胸脘胀满,呼吸迫促,下

  • 合阴阳

    小儿推拿方法。详和阴阳条。

  • 瘀血发黄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五。即蓄血发黄。《证治汇补》卷三:“瘀血发黄,喜忘如狂,溺清,便黑。”《张氏医通·杂门》:“有瘀血发黄,大便必黑,腹胁有块或胀,脉沉或弦,大便不利,脉稍实而不甚弱者,桃核承气汤

  • 拳顶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手握拳,用食指或中指近端指间关节的背面用力按压穴位。作用似按法而刺激量较大。

  • 小儿诸热

    病证名,指小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。小儿脏腑娇嫩,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,不论外感六淫,内伤脏腑,都能引起发热,并且感邪之后,最易化热,热甚则伤阴,阴损及阳。所以,小儿发热的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的变化,

  • 五色丸

    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方。朱砂末五钱,水银、雄黄末、珍珠粉各一两,铅三两。将铅与水银熬后,与余药炼蜜为丸,麻子大,每服三至四丸,金银器、薄荷煎汤送下。治痫症。

  • 眼科秘方

    方书。清程正通(松崖)撰。1卷。刊于1843年。本书“分五脏所寓以辨证,判风火虚实以用药”,录凉血散火汤、养血散火汤等36方,另附示意图18幅。现存清刊本。

  • 郁燠(ào 奥)

    蕴积薰蒸。指郁热内薰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其运热,其化暄暑郁燠。”

  • 实女

    ①指少女月经从未来潮而无明显病状者。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凡室女从幼经水未至,面色如故、饮食如常,名曰实女。”②即石女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