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患门

患门
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。位于背部。取穴时,先以绳量取足大趾端足跟至腘横纹长度,然后此绳一端从鼻尖沿头正中线向后量至背脊,尽端作点标记;再从此点旁开以鼻柱底至口角端距离处。一说在第五胸椎突起两旁各开1.5寸处(《针灸学》江苏中医进修学校)。主治五劳七伤骨蒸潮热,面黄体瘦,饮食无味,咳嗽遗精盗汗心痛,胸背引痛等。艾炷灸3~7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莨菪中毒

    病名。莨菪别名闹羊花、黄杜鹃、羊踯躅,又名天仙子。因误服莨菪叶、根、花、枝、种子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症见面红,烦躁,哭笑不止,谵语,幻觉,口干肤燥,瞳孔散大,脉数等。严重者可致昏睡,肢强挛缩,甚至昏

  • 黄花茵陈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铃茵陈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蚤甲

    指甲的别名。

  • 土夏枯草

   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腐根

    肾疳五证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牙疳条。

  • 周氏集验方续编

    见医药丛书条。

  • 虞抟(túan 团)

    【生卒】:1438~1517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天民,自号花溪恒德老人,浙江义乌人。家世业医,继承家学,钻研各家著述,以医术闻名,晚年撰《医学正传》(1515年)一书,其中综横诸家学说,更旁通己意及

  • 齿间血出

    证名。又名齿衄、牙宣。《诸病源候论·牙齿病诸候》:“手阳明之支脉,入于齿。头面有风,而阳明脉虚,风挟热乘虚入齿断,搏于血,故血出也。”详见齿衄条。

  • 月期华水

    见佛教经《四分律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
  • 噙化

    将药物含在口内溶化的服药法,多用于丸剂或锭剂。可按病情需要,含后将溶液缓缓吐出,如急性扁桃体炎,用山豆根、玄参制成的丸剂;或含后将溶液嚥下,如治肺阴虚证,用滋阴清肺止咳的丸剂之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