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走罐法。详该条。
指秋月感受湿热或燥热所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秋月咳嗽,秋月咳而身热自汗,口干便赤,脉虚而洪者,白虎汤;身热而烦,气高而短,心下痞满,四肢困倦,精神短少,香薷饮;若病邪既去,宜补中益气汤加山药、
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北京方)。朱砂、薄荷冰各105克,甘草1800克,糯米粉720克,石膏480克,滑石360克,公丁香、砂仁、肉桂、紫豆蔻各7.5克,冰片60克,麝香、牛黄各0.9克。为细末,
见继志堂医案条。
病证名。《活幼心书》:“先吐而后泻者,乃脾胃有热,气促唇红,吐来面赤,脉洪而数,渴饮水浆,此为热也。”治宜彻热,用黄芩加生姜半夏汤。
脾与胃同属五行之土,脾为脏而属阴,故称脾为阴土。《脾胃论》卷下:“夫脾者,阴土也,至阴之气,主静而不动。”
病名。八瘕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青瘕聚在左右胁下,藏于背膂,上至肩胛,其苦腰下急痛,腹下气冲,面色黄,四肢肿,二便难,喜唾涎,不可多食。”《类证治裁·痃癖癥瘕诸积论治》:“青瘕
痿证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。又名皮毛痿。详该条。
见《峨眉山药用植物》。为斑叶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物类相感志》。为麻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