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心中风

猜你喜欢

  • 惊衄

    证名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脾移热于肝,则为惊衄。”王冰注:“肝藏血,又主惊,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。”《圣济总录》用伏龙肝汤治之。

  • 钉翳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亦作丁翳。又名钉翳根深、钉头翳、钉翳障。本症来势迅猛,初起黑睛生翳,根脚如订深入,目赤疼痛,牵连头额,羞明泪出。失治则穿透黑睛,接引黄仁,可成蟹睛。若赤痛羞明等症消退,黑睛则遗

  • 小便不通

    证名,见《诸病源候论·小便病诸候》。即癃闭,详该条。

  • 半年红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康平伤寒论

    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。

  • 李思祖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修条。

  • 洗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狗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神妙观音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方。炒扁豆、炒石莲肉(去心)、人参各一分,茯苓一钱半,炙甘草、白芷、黄芪(蜜炙)、炒木香各一钱,神曲二钱。为末,每服:婴孩一字;二岁至三岁半钱;四至五岁一钱,加大枣半斤,水煎服。

  • 佐脾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四方。山楂肉三两,莱菔子、连翘、陈皮各五钱,赤茯苓、半夏各二钱。为末,粥糊为丸。治食不消化成积痞闷。

  • 干嗽

    病名。又名干咳嗽、干咳。指无痰而嗽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干嗽,肺中无津液也。其脉细涩,必兼气弱或促,乃痰郁火邪于肺中。轻则连咳数十声,方有痰出,重则虽多咳亦无痰,故为干咳嗽,极难治。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