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左经丸

左经丸

①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方。生黑豆一斤(以斑蝥二十一个,去头足同煮,候豆胀为度,去斑蝥不用,取豆焙干),炮草乌四两,炮川乌、乳香各二两,没药一两半。为末,醋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不拘时温酒送下。治半身瘫痪,手足颤掉,言语蹇涩,周身疼痛,筋脉拘挛,不得屈伸,项背强直,行履艰难,骨节烦痛,不能转侧,跌扑损伤。②《苏沈良方》卷二方。生草乌(去皮脐)、木鳖子(去壳)、白胶香五灵脂各三两半,当归一两,斑蝥(去翅足,醋煮)一百个。为末,用黑豆去皮杵粉,取一斤醋煮糊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酒磨下。治筋骨诸痰,手足不随,不能行步运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跟子腿

    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以右腿为例,右手扶凳,左手撑左膝(或两手同撑左膝),身微向左侧前倾,右腿屈髋膝迅速向后蹬后收回,逢二数使足落地。适用于治疗胯膝部疾患。

  • 小儿按摩经

    见针灸大成条。

  • 皮痿

    痿证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。又名皮毛痿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上马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即二人上马。见该条。

  • 螽(zhōng 终)斯丸

    ①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一引王同知方。生地黄(酒洗)、熟地黄(酒蒸)、当归(酒洗)各四两,茯苓、川芎、赤芍药、枳壳(麸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延胡索(酒炒)、青皮各二两,陈皮、苏木、红花、五灵脂各一两,炒干姜五

  • 痟渴

    病名。痟通“消”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。即消渴,详该条。

  • 萧赓六

    【介绍】:见萧埙条。

  • 益母草子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茺蔚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粉丹皮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牡丹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茹藘

    见《诗经》。为茜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