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大肠受病而引起的泄泻。《幼科发挥》:腹泄“自大肠来者,则变化尽而成屎,但不结聚,而所下皆酸臭也。”寒湿偏盛者,多兼泄泻清稀,肠鸣腹痛,治宜温化寒湿,用平胃散加肉豆蔻;湿热偏盛者,则泄下灼肛,小
推拿穴位名。见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,自桡侧起至尺侧,依次分别为赤筋(浮筋)、青筋(阳筋)、总筋、赤淡黄筋(心筋)、白筋(阴筋)、黑筋(肾筋)。《小儿按摩经·要诀》:“六筋专治脾肺热,遍身湿
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汗出见湿,乃生痤疿。”由肺热脾湿所致,或夏月风热邪毒搏于肌肤而生。其症大者名痤,小者名疿,痤即热疖,大如酸枣,小如黄豆,皮色赤红,内有脓血。疿即痱疮,皮损为小泡,渐变脓疱
麻疹舌苔主要辨黄、白、黑三种。白苔为肺热,黄苔为脾胃热,宜用清热解毒或随证施治。若黑而湿润,为热在血分,黑而干燥苔,为热在气分,宜分别选用清热解毒凉血,或清气分实热之剂治之(见《麻科活人全书》)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白鱼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羽代表水运,水运平气之年,无太过和不及,称为正羽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茶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GB3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镮铫。别名膑骨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足少阳、太阳之会。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/3与中1/3交点处,侧卧屈股取穴。布有臀下皮神经,臀下神
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由初之气至终之气各气所主的月份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继病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