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龙骨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八。系指喉痹之因于阴虚者。若因肾阴亏损者,症见咽干少津,咽喉微痛而渴欲饮水不解,至夜尤甚,或耳鸣盗汗,腰膝酸软,牙龈出血,尺脉无力等。故张景岳云:“阴虚喉痹,其证亦内
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老鼠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脐带。详该条。
见《济阴纲目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蛇含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0卷。又名《增补图象本草备要汇笺》。清·顾元交纂于1660年。作者虑《本草纲目》之浩繁及《本草经疏》之附会,而取众书之长,删繁提要。首列药图,集运气及诸药学总论,继以草、木、果、谷、菜、
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。因邪气从外而来,故名。
辨析疾病证候。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环节之一,参见辨证论治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岗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