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拳衡条。
证名。四饮之一。多因大渴暴饮过多,或水气溢于肢体肌表所致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溢饮者渴暴多饮,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。”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》:“饮水流行,归于四肢,当汗出而不汗出,身体疼
病证名。痘疮不能结痂,谓之倒靥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痘疮遍身溃烂,不结痂者,倒靥也。”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:“倒靥之证,痘疮初见一、二日细小,四、五日渐大顶平,至六、七日即脚渐润,顶愈平陷,其色
即肌腠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陷脉为痿,留连肉腠。”详肌腠条。
病名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
出《卫济宝书》卷下。即生肌法。见该条。
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。证治同肾阳虚,详该条。
恶,有畏恶之义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脏所恶:肺恶寒。”肺主一身之表,外合皮毛,开窍于鼻,寒气侵袭而伤卫外之阳气,也可直接侵犯肺经;又肺主气,寒则气滞,故恶寒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形寒寒饮则
见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为荷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