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经济植物》。为白云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在行经期前,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症。详逆经条。
证名。指表热、里热症状同时存在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》:“伤寒若吐若下后,七八日不解,热结在里,表里俱热,时时恶风,大渴,舌上干燥而烦,欲饮水数升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”多由表证未解,邪热入里
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益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妇婴至宝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。参胁痛里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葎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千金要方》卷十六。指真阳不足,阴寒之邪久伏体内所致的病症。以昼夜恶寒、手足厥冷为主症。或腹痛泄泻、完谷不化;或呕恶清涎、饮食少进;或小便频数不禁、尿色清白;或腰腿沉重、如坐水中;或阳萎不举、精寒自
病证名。出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。痘疮脱痂后,因表虚不固,见风太早,风邪乘虚而入,引起面目、遍身浮肿。治宜微汗解表。用五皮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