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因热用

猜你喜欢

  • 猴局根

    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苞蔷薇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落胎

    见《郑氏女科家传秘方》。即打胎。

  • 狗脚刺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老鼠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法落梅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桂丁香

    见《上海饮片炮制规范》。即桂丁,详该条。

  • 天灸

    灸法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又称自灸。是以药物敷贴肌肤后,局部起泡如灸疱,因而得名。今称药物发泡灸。古代文献上所载天灸法较多,如毛茛灸、斑蟊灸、旱莲灸、蒜泥灸、白芥子灸等,详各该条。

  • 颈中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即臂臑。见该条。

  • 明矾压缩疗法

    痔疾治法之一。肛门消毒后,在局麻下,将8~10%明矾液注入痔核内,并用血管钳将痔压缩成薄片状之萎缩体,以加速痔核的坏死、凝固、脱落为目的。

  • 灰底黑纹舌

    又称黑苔灰纹舌,中心黑苔,舌边起灰纹重晕。为里实热证。若大便闭结、脉实者,可通里攻下,若里未结实,热邪炽盛,可清热解毒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开达膜原

    和法之一。用消除秽浊药,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。温疫或疟疾初起,邪伏膜原,憎寒壮热,或一日一次,或一日三次,发无定时,胸闷呕恶,头痛烦躁,舌苔白或垢腻,脉弦数。用达原饮。透邪破结,溃散伏于膜原之疫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