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斋居士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家。撰有《五痔方》1卷。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家。撰有《五痔方》1卷。
病在上焦,适宜在饭后服药。一般认为除补养药、驱虫药外,大都可在饭后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病在胸膈以上者,先食,后服药。”
书名。22卷。清·魏荔彤释义。成书于1720年。魏氏注解《金匮要略》,在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,颇多个人发挥。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,分析较详。但在释义中,间或杂有附会、不经之论。
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发热较高,如火灼之状,手抚病人的皮肤,有灼手感觉。见于多种热性病。
危重证候之一。《脉经·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》:“病人胆绝,七日死……眉为之倾。”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狐臭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厚朴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八正,即:二分(春分、秋分)、二至(夏至、冬至)、四立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。本篇一是论述四时八正,日月星辰的变化,以及它与人体气血虚实和针刺补泻的关系;二是论述望、闻、问、切,应结
即针刺麻醉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