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作弟父。上古时代巫师,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,为后世祝由科之始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雄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补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幼科发挥》。即盘肠气痛。见该条。
外表、表浅或轻微之意,与里相对而言。如人本的皮毛、肌腠、经络为外,属表;外感邪在卫分或太阳经属表,病较轻浅,法当解表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五脏积热,面赤,言语带邪,昏沉错乱,目中黄色,此是酒黄。灸后心、百会、下廉三处百壮。若惙气上喘,脉如屋漏,此候不治,如只大便下血,宜服泽泻汤方。”参见黄疸有关
【介绍】:见杜鸿渐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漆大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儿科专著,2卷,明·万全(密斋)撰于16世纪中叶。又名《幼科指南秘传方》、《幼科指南家传秘方》。首列指南赋、儆心赋等,并论儿科诊法,次列儿科疾病26种之证治,末附祖传方剂13首,反映出万氏独具心得。现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。官阶从六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