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卷四:“此眼初患之时,旧无根基,忽然发动,疼痛如锥刺,睑皮亦如火炙。”即痛如神祟。详该条。
即经断复来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,见《医学纲目》。风毒内袭小儿脾胃而致的痢疾。其特点是便下黄褐色,与疳泻颇相类似,但风痢粪便不臭为异。治宜去脾胃风毒,用泻黄散,送下香连丸。
病名。指吞服生金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急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生金毒药物,如白药子、翡翠石、鹧鸪肉、鸭血、白鸭通汁、生鸡屎淋汁等。可参考。参金石中毒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指疳痢伴有腹痛,痢下白色,或青蓝色粘液的症状。治法见冷毒疳痢条。
【生卒】:1662~1718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缵功,号学舟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屡考科举不中,于是以医为业。著有《医要》一书,当时没有刊行,后被载入《吴医汇讲》一书中。
天行时疫的一种。见《续名医类案·奇疾门》。多为血枯而感天时不正之气所致。以其肉推之则一堆,平之则如故为特征,并见头痛发热,恶心口渴,神昏欲寐,四肢无力等症。治法不宜单从发散,须在补血药如熟地、当归、首
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太平天国将领兼医生。广东花县人,为天王洪秀全之族弟。研究医理,并于1859年赴天京(南京),封为玕王。在其朝政工作中,涉及医药卫生者不少,如兴办医院,考试医师,注重环境
病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①疮疡之简称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一:“夫疮疡者,乃疮之总名也。”②泛指皮肉外伤而言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一:“疮者伤也。肌肉腐坏痛痒,苦楚伤烂而成,故名疮也。”如金疮,刀疮等即是。
证名。又称肌肤不仁。指肌肤麻木,不知痛痒的症象。多由邪入于肌肤,气血运行不畅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不仁候》:“其状,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,诊其寸口脉缓,则皮肤不仁。”可见于中风后遗症、痹证等疾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