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妊娠感冒

妊娠感冒

病名。指妊娠期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鼻塞,有汗或无汗等病证。由于孕妇体虚,外感风寒风热之邪,邪气束表,营卫失和,正邪相争,肺失宣畅引起。风寒感冒:证见恶寒发热,头痛鼻塞,声重流涕,身无汗,脉浮紧或浮滑,治宜辛温解肌,发散表邪,方用芎苏散(《普济方川芎苏叶白芍白术、麦冬、陈皮葛根甘草生姜葱白);风热感冒:证见发热恶风漐漐汗出、头痛咳嗽口干咽痛舌尖红、苔薄白,或淡黄、脉浮滑数。治宜辛凉解表、方用桑菊饮银翘散。若发热汗出、口渴引饮者,则于方中加花粉、知母以清热生津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恶

    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即五脏所恶。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二便不通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女科知要》。即妊娠大小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
  • 弱虫病

    病名。九虫病之一。又名膈虫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九虫病诸候》:“弱虫,状如瓜瓣。”其症令人多唾。参见九虫病条。

  • 邪正消长

    邪气与正气之间此消彼长的斗争过程。正邪相争,正气战胜病邪则疾病痊愈,邪气胜而正气受损则病加重。

  • 湿水肿

    病证名。指湿邪引起的以下身为重的水肿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下身肿者,腰脐两足皆肿也。病因脾经湿热所成。”宜急用利水化湿之剂,外敷贴脐法,内服沉香琥珀丸。

  • 瓜槌草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漆姑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厥疟

    病证名。指疟疾而见四肢厥冷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疟疾源流》:“厥疟总由气血亏虚,调理失宜,或因寒而厚衣重被,至发热不去,过伤于暖;或因热而单衣露体,虽过时犹然,至又感寒,遂成厥疟。治当分别寒热,不得混施

  • 瘤赘

    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七。即瘤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伤寒温疫条辨

    书名。简称《寒温条辨》。6卷。清·杨濬撰于1784年。作者鉴于伤寒、温病易于混淆,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。卷1列述伤寒和温病的脉证、病因、治法等多方面内容;卷2~3辨析伤寒、温病各种病候;卷4~5医方

  • 谢观

    【生卒】:1878~1950【介绍】:近代医家。字利恒。江苏武进人。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,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长等职。还创办过“中医大学”。编有《中国医学源流论》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,在祖国医学的发展和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