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饶鹏条。
病证名。亦称九虫积。指腹内虫多而积聚成块的病症。《古今医统》卷六:“九虫积,腹中不时作块痛,面青,口吐清水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虫积,饮食积聚,变化生虫,时呕清水苦水,常生腹中咬
书名。不分卷。徐大椿编释。书成于1759年。徐氏研究《伤寒论》不以六经分类,他认为:“方之治病有定,而病之变迁无定”,遂将《伤寒论》中113方分为桂枝汤、麻黄汤、葛根汤、柴胡汤、栀子汤、承气汤、泻心汤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母丁香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生。菑川(今山东寿光)人。为淳于意的老师。除把本人经验传授给淳于意外,并把淳于意推荐给杨中倩及公乘阳庆当学生。
见订正伤寒论注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王伯龙《养儿宝》。即差经。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地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因气血不畅而引起的四肢浮肿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结阳者,肿四支。”《宣明论方·结阳证》:“四肢肿,四肢热胜则肿,四肢者,谓诸阳之本,阳结者,故不行于阳脉,阳脉不行,故留结也。”治宜犀角汤等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