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女阴溃疡

女阴溃疡

病名。外阴部由细菌、病毒或其他原因感染而发生大小不等的溃疡面。多发生于小阴唇内外两侧,有烧灼痛和奇痒,溃疡面有较多的脓样分泌物。局部可外用溃疡粉(生蛤粉、樟丹、冰片)、珍珠散(养殖珍珠5克,青黛5克,雄黄5克,黄柏15克,儿茶10克,冰片0.25克,共为极细面)香油调膏外敷。参见阴蚀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坎炁潜龙汤

    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坎炁一条,龙齿、白芍药、白薇各三钱,珍珠母、牡蛎各六钱,生地黄、磁朱丸(包煎)各四钱。先用熟地黄八钱,切丝,开水泡取清汁,代水煎药服。治右脉浮大而虚,左脉细数而濡,心悸舌绛,气喘

  • 肝阳上逆

    即肝阳上亢。肝气以疏泄、畅达为顺,升泄太过则亢,亢则逆。若病证表现为上亢,则称上逆。此外,也有表现为横逆而乘脾,下逆则睾肿、疝痛等。参见肝阳上亢条。

  • 蛊注毒痢

    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七。即蛊注痢,详该条。

  • 钟鸣

    出清·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二味黑锡丹

    即黑锡丹第二方,见黑锡丹条。

  • 肾主生殖

    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,均有赖于肾气(肾本身的精气)的充实,而精气的生成、储藏和排泄均由肾所主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二八肾气盛,天癸至,精气溢写,阴阳和,故能有子。”

  • 关刺

    古刺法名。五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关刺者,直刺左右尽筋上,以取筋痹,慎无出血,此肝之应也。或曰渊刺(《黄帝内经太素》作开刺),一曰岂刺。”指在患处两端尽筋上,即关节的肌腱附着部直刺而避免出血的刺法

  • 骨牌草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瓦韦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麦芽

    见《本草汇言》。即麦芽,详该条。

  • 桑皮

    出《食疗本草》。即桑白皮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