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大圣浚川散,见该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川芎四分,藁本、当归身、茯苓各五分,红花、细辛各二分,生地黄(酒制)、蔓荆子各六分,防风、羌活、荆芥穗各一钱,川花椒十粒,麻黄八分,桃仁十个。水煎,去渣,睡前服。治两目发赤微痛,羞
见黄帝逸典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为其管盘绕于肛也。”即环肛漏。参见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还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世纪【介绍】:五代后蜀医家。撰有《保童方》。已佚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4卷,梁·甘之撰,已佚。
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阳明之筋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,结于腕,上循臂,上结于肘外,上臑,结于髃;其支者,绕肩胛,挟脊;直者,从肩髃上颈;其支者,上颊,结于頄;直者,上出手太阳之前,上左角,络头
病名。《外科启玄》卷六:“此疮乃任脉之经,是奇经脉也。在乳之中央,宜内托千金汤治之。外宜敷贴,随证加减为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