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星草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喉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喉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小儿则条。
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七情疝乍满乍减。湿热者气疝饮、古萸连丸;寒冷者蟠葱散、生料木香匀气散”。
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一百十六卷。殠,“腐气也”(《说文》)。即口臭。详该条。
①骨名。①又名壅骨、虎骨、束骨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共八块(古称六块),其中豌豆骨系生长在肌腱内的籽骨,其他七块借许多韧带相连成一整体,上接桡骨,下接掌骨。②指第一跖趾关节骨突。《灵枢·本
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岗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金星内障。“因肝经风热冲于目,致使瞳人锁如不开,后渐结成障膜如金花之样,端然失明,惟见三光”(佚名《眼科统秘》)。本病类今之瞳孔闭锁及膜闭,或由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等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从书条。
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。
参见济世良方合编条。
病名。《医林改错》:“糟鼻子,色红,是瘀血。”详酒齇鼻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