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治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①指温热药治寒证,反佐以寒而发挥作用。例如阴寒证格热于外,服温热药常见格拒吐出,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则不呕吐。《素问注证发微》:“热以治寒,而佐以寒药,乃热因寒用
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浆水,详该条。
出《陶隐居登真隐诀》。即牡荆沥,详该条。
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七。即紫苏饮,见该条。
指五脏精气充足,面部则见光泽明润的正色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生于心,如以缟裹朱;生于肺,如以缟裹红……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。”
即枕骨。详后山骨条。
出《鸡峰普济方》。即橘皮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牡荆子,详该条。
出《李氏草秘》。为菟丝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3卷。原题清·叶桂述,吴金寿校。本书或有认为是托名的著作。刊于1831年。前2卷辨析伤寒及伤寒诸证为主,兼论多种温病,并补入《温热论》;卷3列述阴阳升降之理,切脉审证之要;书末附方80首。全书论